首页 > 代表工作

余根旺:推进土地流转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发布日期:2025-09-01 15:33信息来源:王村镇人大 作者:张珂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夏日的升庄村,连片的辣椒、水稻郁郁葱葱,烟叶迎风舒展。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撂荒地。这一切改变,都离不开歙县人大代表、升庄村党总支书记余根旺。他牢记为民初心,履职尽责勇担当,倾心倾力谋发展,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集体经营”乡村振兴新路子。

作为县人大代表,余根旺始终将“为民发声、为民谋利”作为履职出发点。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全村耕地碎片化、劳动力外流导致土地撂荒严重。如何唤醒“沉睡”的资源,让土地生金、集体增收、农民受益,成为他重点思考的问题。在探索实践中,他创造性提出“集中流转、合作经营”思路,推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率先承包202亩土地发展辣椒、水稻、玉米等规模化种植,出租给康源种植合作社208亩土地用来种植烟叶和水稻。通过流转,农户每亩获500元租金,村集体也以每亩100元获益,实现“农户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双赢局面,有效激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让“荒地”变“宝地”。

土地流转的意义远不止于增收。它打破了小散弱的传统经营模式,为机械化作业、新技术推广提供了条件。村合作社依托规模化土地,开展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带动全村实现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万亩次,农机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更深远的是,土地流转的成功实践,成为升庄村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金钥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此为支点,整合资源、升级装备、拓展服务,建成农产品培育中心、育秧大棚、加工厂房和农机维修中心,提供从耕、种、管、收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服务,服务能力覆盖万亩粮田。合作社固定资产超过550万元,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应急救灾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坚实桥梁。

作为人大代表,余根旺并未止步于此。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育秧大棚、加工厂房、农机维修中心等建设,计划引入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应急救灾能力。

“土地流转是手段,乡村振兴是目的。”余根旺表示,“我们要让资源活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如今,升庄村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优秀单位,走出了一条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集体经济为主导、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振兴新路。

一亩亩流转的土地,正变成村民致富的“希望田”、村集体发展的“聚宝盆”。余根旺表示,将继续履行代表职责,推广土地流转经验,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为歙县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升庄智慧”和“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