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议全县医疗资源服务与保障情况报告的意见
2024年第4号
2024年7月9日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卫生健康委主任徐赛美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县医疗资源服务与保障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医疗资源服务与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健康歙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服务机制有待完善、医疗人才相当匮乏、监管协同亟待加强等问题和不足。为此,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如下意见:
一是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要做强区域医疗格局。聚力推进县人民医院“区域中心”建设,提高头部医疗单位诊疗水平和竞争力。加强深渡、杞梓里、王村中心卫生院“区域次中心”建设,兼顾片区带动能力较强的璜田中心卫生院建设,切实提升中心卫生院诊疗能力,打造一股强劲的“中间力量”。适应人口流动形势,合理配置和优化一般卫生院医疗卫生资源。探索周边乡镇抱团共建方式,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因地制宜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高质量服务全覆盖。在新城区增设预防接种门诊点,解决新城区“接种难”问题。要推动新安医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力推进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探索更加灵活、高效、便民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推出新安医学康养服务,推动“医养文旅”融合发展,振兴新安医学品牌,打响大黄山康养品牌。要补齐医疗设施(设备)短板。着力解决乡镇卫生院“房屋老旧、设备不足、空间狭小、食宿简陋”等问题。按照达标要求因地制宜改善村卫生室生活功能用房。出台农村院前急救站点(急救转运点)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配套措施,确保急救工作健康可持续开展。要加大医疗卫生发展投入。强化项目谋划、争取和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能。加大财政投入和保障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筹资机制,适应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综合改革。要切实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补充发展短板和深化医改的突破口,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的改革路径,推进医共体提质升级。重视解决药品集采与临床用药结构性不足问题,改进药品集采方式方法,推进医共体用药目录更好衔接统一。要充分激发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性。重视解决固定资产折旧提取与医疗业务节余分配、职称评聘与晋升通道、偏远山区与城郊工作补贴差距、特殊行业值班费、全额拨款与绩效管理等事关工作激励、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研究针对性措施,变“双躺”(工作躺平、待遇躺赢)为“双为”(积极作为、主动作为),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要不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压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推动公立医院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公立医院医疗救治主阵地作用。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医疗技术,加强规范管理,改善就医环境,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医风医德建设。进一步加大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强化行业监督,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有效规范职业操守,树立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行业形象。
三是进一步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要多渠道引才用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用人留人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团队来歙留歙工作。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从业人员培育工作,重点加强紧缺专科人员培养,加大实施人才定向培养项目,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规模,扩大招收培养本地生源,多形式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重视解决乡镇(中心)卫生院人才梯次配备和紧缺人才问题,提前摸清底数,做好统筹安排和人才招聘,确保队伍梯次均衡、工作协调有序。要完善人才引育政策措施。加快补齐中医药人才短板,提高中医药人才引育政策“含金量”。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配置和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做好中间骨干力量选育工作,拓宽乡村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空间,打开县级向基层的人才遴选通道。突出岗位晋升向重点岗位、重点专业、重点地区、边远山区倾斜,严格落实职级晋升中关于基层工作年限、农村偏远地区服务经历等有关规定,引导人才到基层去、到农村去。要创新编制管理模式。按省部署探索实行“县级统筹、乡镇所有、县管乡用、以乡带村”的编制管理新模式,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共体”。坚持简易化、常态化招聘,在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录、入校招聘、简易程序考察入编等方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进一步促进医保政策红利释放。要重视解决医保基金赤字难题。坚持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外流”加剧现象的研究,完善系列改革和政策措施,有效减少基金外流,兜牢基本盘。要不断发挥医保政策引导作用。大力推广乡镇卫生院“日间病床”、中医服务能力和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医保基金打包付费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争取上级出台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家庭护理、医疗工作的收费标准,助力康养产业发展。要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建立健全约束激励、医疗费用控制和科学考评等机制,实现合理检查、用药、治疗,解决过度诊疗等问题。县医保和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尽快出台指导全县医疗机构合理诊疗临床规范,规范医保基金使用和合理收费。要进一步形成医疗保障工作合力。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医保政策宣传,提高全民医保政策知晓率。对最新出台的医保政策文件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医保基金规范使用知识,确保医保基金安全使用。完善全民卫生健康信息、医保信息数据等平台,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以上审议意见,请研究落实。落实情况于两个月内报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