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监督视窗

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歙县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报告和歙县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的意见

发布日期:2024-09-04 11:32信息来源:歙县人大预算工委 作者:歙县人大研究室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2024年第6号)


2024830日,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县财政局局长曹胡翠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歙县2023年度财政决算和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县审计局局长黄利华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歙县2023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上述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表示同意这二个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认为,上半年,县政府及财税部门迎难而上,担当作为,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剔除同期缓税入库、房地产业税收下降和资产转让等一次性收入影响,本地实体经济入库税收有所增长,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恢复性发展,对财政贡献稳定增长。做好对上争取资金工作,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并获得国务院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兜牢“三保”底线,支持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民生资金需求,财政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县审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紧扣大抓经济、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依法对2023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县妇联、编办等6个县直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城市绿化工程、招商引资质量等5个专项,公共投资、国有资产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审计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2023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工作,同时也客观反映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县人大常委会指出,在财政运行和审计工作中,还存在着收入增长低于预期、增收压力前所未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收支矛盾加剧,预算执行刚性不够强、依法理财水平有待提升,资金保障压力增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等问题。就下半年工作,人大常委会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努力完成年初收入预算。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紧盯全年收入目标,落实已出台的财政增收举措。财税部门要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涵养已有税源,培植新的财源,同时要摸清税源底数,深化税源分析,强化税收征管,加大欠税清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有关部门要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入库;建设单位要加强重大项目全链条税源管理,做好跟踪服务和税源监控,确保税源不流失;各乡镇要做到财税收入、项目建设两手抓,尽快摸清家底、盘活资源,做好资源性等一次性税源的收缴工作。县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要抢抓政策机遇,加强政策研究,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投向,精准谋划一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资规部门要适时推出国有建设土地出让,水利部门和各乡镇要加强对砂石资源管理,规范砂石出让行为,要按市场价格取得砂石使用权,通过出租、有偿转让等方式盘活国有闲置资产资源,尽快形成收入,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有关县属国有企业要及时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确保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争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强化预算执行,兜牢“三保”底线,确保重大决策、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当前要整合资金,重点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进度和专项债券资金支出进度,以政府资金拉动社会资本投入,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调度,统筹“四本预算”,按规定对部门预算结余资金及时收回,以平衡预算。党政机关要习惯于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三、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全力提升财政管理质效。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健全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强化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强预算法定意识,提高预算编制的及时性、精准性,严格预算约束,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及时梳理查找项目资金堵点,防止资金趴窝沉淀,用资金拨付率带动投资增长率。各工程建设单位对政府投资项目全面开展标前、工程变更、竣工决算等全过程审计,审计部门要进行抽查,并对政府重大项目投资进行直接审计,最大限度节约财政资金。预算单位对所有项目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财政部门要牵头对重大项目、重点支出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价,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安排挂钩,并纳入对有关单位考核内容。

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力筑牢安全防线。要加强对专项债项目申报环节的严格把关,确保将前期准备充分、成熟度高且收益较好的项目优先入库并对上申报,对已实施的专项债项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努力提高项目综合收益。要划清政府债务与县属国有企业债务界线,国有企业要提高经营收益,提高偿债能力,严禁将企业债务转嫁给政府,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强化资金统筹,确保政府地方债按时还本付息,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关注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变化,支持金融机构及时处置抵押担保资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五、持续深化审计监督,全力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各被审计单位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认真落实县委审计委员会要求和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聚焦审计查出问题,深入查找问题成因,举一反三,建立完善制度,落实整改主体责任,确保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位。审计部门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使审计跟着资金走,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发挥部门内审作用,全面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推进审计结果公开,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和完善支出政策的依据,推动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落实。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和人大监督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