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传真

三阳镇人大:基层代表“动”起来,民意落地“实”起来

发布日期:2025-07-21 11:13信息来源:三阳镇人大 作者:三阳镇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如何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焕发更强生命力?歙县三阳镇人大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今年以来,该镇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乡村振兴与民生关切,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微网格”,通过迭代实践站阵地、创新落实民生实事票决制等举措,不仅擦亮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阳名片”,更让群众的获得感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

代表进网”,民意“零距离”

升级改造后的“三阳镇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不仅是开会议事的场所,更是宣传教育、政策通达、民情汇集、代表履职的主阵地。实践站通过整合资源,提升硬件设施,创新服务理念,激活工作机制,创新推出“代表+网格员”双岗联动模式,62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嵌入行政村网格,“变身”为群众身边的“民情联络员”。

代表们不再是“会议代表”,而是活跃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的“行动派”。他们通过“定期接待+专题约访”、线上线下相结合,成为联结千家万户的“神经末梢”,形成“走访—收集—研判—解决(转办)—反馈”的民意处理闭环。短短半年,便收集、转办群众意见建议126条,办结率高达98%。更显著的是,代表们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有效化解大小矛盾43起,助力推进15个治理项目,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和实践真正延伸到基层末梢。

破冰“票决制”,决策“民作主”

今年7月初,一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意见》由三阳镇党委、政府联合印发,标志着该镇在民生实事决策机制上的重大突破。这项被称为“村民点单、代表定单、政府做菜”的改革,正迅速铺开。

机制的核心在于“双轨并行”征集民意:一方面,通过“东方小瑞士三阳镇”微信公众号广开线上言路;另一方面,县、乡各级人大代表带头下沉网格,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确保项目征集覆盖各角落、聚焦真需求。征集的需求经筛选,形成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库,彻底打破了过去政府“单向配餐”的模式。

项目的决策同样体现民主:人大代表们在充分审议基础上,对候选项目进行差额票决,最终产生年内实施的5项重点民生实事。为确保项目“落地有声”,三阳配套建立了“专班推进—季度督查—年度测评”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和“代表监督小组”一对一跟踪监督机制。从征集、票决到监督、评价,人大代表全程主导、深度参与,政府落实责任明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决策、治理、监督环节实现了有形有效的贯通。

“民之所望”为“履职所向”,三阳镇人大的脚步未曾停歇。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创新监督方式,深化代表培训管理,推动“代表+网格员”模式释放更大效能。做强“人大主导民主实践、政府落实民生项目”的协同品牌,在7个重点领域深化推广民生实事票决制,让每一个决策、每一项工程都浸润着泥土气息、回响着群众声音,使徽州山水间孕育的“三阳实践”,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细落实的生动样本。